生物實驗室的分區通常遵循功能性和安全性的原則,以確保實驗操作的順利進行和實驗人員的安全。一般來說,生物實驗室可以分為以下幾個主要區域:
一、清潔區
清潔區主要用于人員準備和日常辦公,包括更衣室、辦公室、休息室、培養基配制室和試劑儲藏室等。此區域應保持較高的清潔度,禁止帶入細菌檢驗標本。布局應注重整潔和通風,并配備紫外線燈等消毒設施,定期對工作區域進行消毒處理。
二、半污染區(或準備區)
半污染區主要用于實驗前的準備工作,如試劑的配制、樣本的預處理等。此區域包括準備室、試劑配制室(部分,與清潔區中的試劑儲藏室功能有所不同)、樣本預處理室等。這些區域需要控制污染程度,確保實驗操作的順利進行。
三、污染區(或操作區)
污染區是生物實驗室的核心區域,包括樣品接收與處理區、樣本準備區、微生物培養區、檢測區等。這些區域直接接觸微生物樣本,污染風險高。
樣品接收與處理區用于接收和處理臨床樣本,如血液、尿液等,應設有生物安全柜以確保安全。樣本準備區對樣本進行初步的處理和準備,如稀釋、離心等,同樣需要保持適當的生物安全措施。微生物培養區用于培養和觀察微生物的生長,應設有恒溫培養箱、顯微鏡等設備,并嚴格控制溫度和濕度。檢測區則對培養的微生物進行各種檢測,如生化試驗、抗生素敏感性測試和分子生物學檢測。
四、無菌區
無菌區主要用于無菌操作,如培養基分裝等。此區域應完全封閉,設有緩沖間和傳遞窗口,以確保無菌環境。工作人員進入無菌區需經過嚴格的消毒程序,并穿戴專用防護裝備。
五、儀器分析區
儀器分析區用于各種儀器設備的操作和分析,如PCR儀、流式細胞儀等。此區域應確保電源、水源等基礎設施的完備,并配備穩壓、恒頻的電源,必要時還需配備不間斷電源。布局應便于實驗人員操作和維護,同時需具備良好的通風條件。
六、廢棄物處理區
廢棄物處理區用于處理實驗產生的廢棄物,特別是感染性廢棄物,需要特殊處理。此區域應配備相應的消毒和排放設施,確保廢棄物的安全處理。廢棄物需進行分類處理,有害廢棄物需經過特殊處理后方可排放。
七、其他輔助區域
生物實驗室還可能包括純水室、器械消毒及清洗室、更衣室與淋浴室、暗室、動物飼養室等輔助區域。這些區域根據實驗室的具體需求和功能進行設置,以確保實驗的順利進行和實驗人員的安全。